第八十九章 商量

  苏家叔侄二人打马回府。除了几位姑娘,其他人都来了正襄堂议事。

  杭氏原本打算这一晚回将军府的,昨日是二十五,本该田庄上和铺子里的管事来府里月底述职的日子,昨日出了苏绾颜那档子事,杭氏就直接让他们歇在将军府了。

  没能想昨夜尚书府走水,这么一来事情又要多些。如今这案子又牵扯到魏国公府,她自然得留下来。

  她很是清楚这是苏子涣做的局,目的是让魏国公去和李阁老斗法。

  可奇怪的是她儿子不过大寺寺正,哪里有本事神不知鬼不觉拿到魏国公府的令牌?

  想到这里她就更加不能走了。

  李氏神情更为复杂。如今这事莫名其妙地就事关魏国公,公爷前不久又跑去了宫里喊冤,这下事情可就大了。

  她同兄长的初衷也仅仅是要了苏七的命,可如今非但苏七活得好好的,自己反倒还惹了一身腥。

  这眼看着是污蔑魏国公,实则是摊上了他们李家。

  一则,魏家和李家素来因为太子和轩王的事不对付,二来死士进府未得护卫察觉,这本就是因为她派人过去开的门。

  之前魏国公也来拉拢过苏振勇苏振扬兄弟俩,都被拒绝了,但因自己的缘故苏家和李家的关系尚可。

  能有理由也有本事利用尚书府嫁祸魏国公的,几乎只有李家,这要被魏国公反应过来,李家焉能摘干净?

  屋子里静了良久,大家都心有所想,但真心为尚书府着急的还是只有苏振勇夫妇两个。

  “本以为是场大火罢了,怎么就扯上魏国公了?”苏振勇气得拍案,“这府里的护卫是做什么吃的?老子养他们是为了拿来摆着看的么?府里进来人都不知道。”

  “二伯请消气,现在说护卫那也于事无补。”苏子涣道:“您不妨想想,魏国公之所以会在宫门前和您吵那一架,定是因为他得知消息后还未曾细想过。”

  “需知大理寺早派了人守着念南斋,咱们如何好去诬陷他?且不说能否得到他府里的令牌,就算能得到,咱们又何苦杀人放火只为了污蔑他?”

  “魏国公为人正直精明,绝对想的通这一层。”

  “咱们府里虽发生了命案,但这些您都不知晓,不妨就以受害人自居,毕竟烧了的念南斋地方有这么大。就算是天家也仅能怪罪您手下不力罢了。”

  苏振勇疑惑起来,“子涣的意思是咱们什么都不做?”

  “二伯觉得咱们能做什么?”

  说来也是,派人的是谁他不知道,嫁祸和派人的是不是一拨人他也不知道,细想自己为官那么多年也有没有得罪过人,似乎也只有魏国公府这一家。

  唯二的线索就是死者之一乃是自戕,以及死者在锦阳查不出户籍。从而推出这两人是死士的说法……还不得证实。

  他能做什么?

  那一方他设的护卫本来就少,随便一个武功高点的都能潜进来。

  事已至此,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个二品大员甚至还没有人家一个五品官体面。

  苏振勇端着茶盏静默了。

  徐氏前前后后没听明白,从圆椅上站起来问道:“那,那万一魏国公咬定是咱们污蔑呢?”

  这话将苏子涣问住了……其实这就是他并着萧谨尘做的局,令牌是萧谨尘拿来的,也是他派人放进去的。

  所以哪怕魏国公死心眼硬要觉得这事儿就是苏家坑他,他们也有办法将事引到李勋白那里去。

  但这事情真相也不能外传啊!

  苏子涣想了想,只能道:“若真是如此,天家怕会怪罪二伯,会不会削官不得知,但罚是一定会罚的。”

  生怕徐氏听了这话心里受不住,他又说:“当然,这只会是最坏的可能,清者自清,伯母不必担忧。”

  杭氏暗里打量李氏一眼,也道:“二嫂且把提着的心放下,这事究竟是谁做的,那人心里清楚。”

  “咱们都是苏家的媳妇,和苏家本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谁也逃不开。行事还是谨慎点好。”

  说着她眼神又似有若无往李氏那里瞥了瞥,嘴角噙着笑。

  李氏听出她话里意思,蹙着眉往她那里一瞅,见杭氏只是淡淡的笑着,才暗松了一口气。

  苏振勇端着茶,半晌没说话,突然目光一闪,他将茶盏放下,说道:“只怕我明日要去魏国公府拜访一趟才行,子涣,大理寺那边还得劳烦你替我盯着。”

  “这几日叫府里人都仔细点,少出门,等风头过了再说。”

  至少不能任由魏国公怪罪,该有的解释还是必要的。

  苏子涣觉得并无不可,亲近魏国公府,总好过同李家交好,况且这事态发展依旧攒在他和萧谨尘手里。

  苏七这个仇就算不能立即报,但能让李勋白在天家心里的信任打个折扣也算值当。

  大树并非一朝一夕就可撼动的,势必要蕴存力量,以待来日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