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后位

  祭过先祖,成帝扶棺东行。

  两列皂衣太监执灯走在前面,棺木后面,跟着以太子为首的皇子皇女们。又有僧人立在道路两侧,双手合掌于胸前,口中唱着佛经。

  整个过程肃穆而庄严。

  钟敏瑄凝神听着僧人梵唱,紧抿着的唇瓣毫无血色,她面沉如水,使得整个人看起来有种不符合她年龄的端稳。

  钟敏茹在一旁打了个哆嗦,她小声唤了声三姐。钟敏瑄扭头看她,眼神淡漠。刹那间,钟敏茹觉得钟敏瑄在看一个陌生人,这种认知让她愈发觉得心慌。

  她看着钟敏瑄红红的眼眶,心想,大概是三姐刚刚失去母亲,没有心思和她说话吧,如果她的母妃也死了,她也会十分伤心的。

  念头刚起,钟敏茹忙在心里扇了自己两巴掌,说什么傻话?母妃怎么会死呢?

  一走神间,钟敏瑄已经走出了好远,钟敏茹忙抬脚跟上去。

  后面的钟敏雯眉心轻蹙,嫡母迁奠,这四公主的步伐怎么看上去这般轻盈?哪怕是心里再不尊敬皇后,面子上总得表现得伤心些吧?她看了看其他皇子和公主们,一个个都是垂手缓步走着,面上都是哀戚之色。也不知薛贵妃是怎么教育女儿的,她暗自叹道。

  跟在皇亲国戚后面的大臣里,有两个胡子一大把、看着便十分刚正不阿的大臣对视了一眼。

  薛贵妃似乎有着心事,没有注意这边,若是她知道女儿当众表现出对孝昭皇后的不敬,当然大庭广众之下她也没法替女儿辩解。更何况还是在成帝正为孝昭皇后的离去沉痛悲悼之时?

  众人沿着长长的甬道走了许久,头顶是昼夜长亮的夜明珠,泛着青碧色的光辉,手边的墙壁上镂刻着四方神兽,还有各种祥瑞的文字和符号。

  钟敏瑄朝手边看了一眼,那些文字符号大多不是大周的文字。

  她虽博涉经史,到底只能认出一些。

  譬如眼前的一行字,是北齐的文字,刻的是“麦穗两岐”四个字,一麦两穗,是为祥瑞,以兆丰年,也用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

  钟敏茹见她看着墙壁的时间略长了些,也朝墙壁望去,除了一些稀奇古怪的镂雕她一点儿也不认识。她有些狐疑的看着钟敏瑄,实在是不知道钟敏瑄在看什么。

  钟敏瑄也只是一瞬间的失神,便没有任何异样的继续往前走去。

  所以钟敏茹只能把钟敏瑄刚刚的异常归结为钟敏瑄觉得这些图案太过新奇。

  终于到了地宫,銮仪卫将棺樽抬到地宫宝床,撤出龙輴车。

  钟敏瑄望了望薛贵妃,薛贵妃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但是眼睛里有些许不甘和挣扎交替而过。接下来,便是给母后叩头了。

  薛贵妃的确是不甘愿的,她从未想过与顾氏斗了这么久,终于顾氏死了,她还得向顾氏的棺樽行如此重礼。

  就算朝着顾氏的棺樽行四跪十二拜大礼又如何?薛贵妃垂着头,眉目冰冷似寒霜,顾氏此后再也不会碍着自己的路了,不仅如此,还会成为她往上爬的踏脚石。

  薛贵妃想到这里便觉得十分快意。

  皇子皇女们上前,孝昭皇后教养的四人站在第一排,先举香在空中转一圈,然后一叩拜,磕四个头,如此三次。

  接着便是后宫妃嫔们。

  薛贵妃和许淑妃两人走上前,一个是如今宫中炙手可热的贵妃,一个是终日闭门不出的皇妃,一个盛气凌人,一个随和温婉。只是两个人看也不看对方,瞧上去似乎很生分。

  钟敏瑄看着薛贵妃跪下来,掌心朝上,分明心中不甘愿,但是每个动作都做得恰到好处。薛贵妃就是这样一个滴水不漏的人,从不会给人留下任何话柄。

  前世她没有来给母后磕头,今生总算弥补上了。

  接下来其他皇亲及朝臣给孝昭皇后磕头时,太子钟怀斐携弟弟们立在一旁回礼,钟敏瑄则带着几个妹妹跪在后面痛哭流涕。

  待最后一人给孝昭皇后磕过头,钟敏瑄已经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原以为过了数十载,自己心中愧疚和哀伤会淡化,可是丧亲之痛却从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一点。

  成帝看着儿女们皆是伤惋殊甚,他看了眼薛贵妃,虽然薛贵妃御管后宫的能力手段都是让他满意的,但是想到以后薛贵妃会占着韫贞的位置,自己心中就觉得不舒服。后宫除了薛贵妃,妃阶之上只有许淑妃一人,许淑妃又是个懦弱不管事的。

  罢了,成帝负在身后的手握成了拳,他做了个决定。

  成帝看着分立两侧的众人,在场都是皇室亲眷,再就是在朝中举足轻重的大臣,还有顾氏娘家亲人。成帝令吴小满在一旁执笔记录着,自己立在阶上,一字一顿道:“孝昭皇后顾氏者,实闺门之令望也。帝未登庸,早俪宸极。仁孝恭俭,泽及天下,裨益弘多。建康十六年薨于长秋宫,帝凄怆哀伤甚,立旨,自此后位虚悬,永不立后。”

  成帝伸手缓缓抚摸着孝昭皇后的棺樽,哀不可已。

  话一出口,满室震骇。

  薛贵妃身子颤了颤,她万万没想到,好不容易等顾韫贞死了,周成帝会来这么一出。

  “陛下,万不可以——”一个面黄肌瘦的大臣上前,出口便是劝阻,“皇后司御导六宫、母仪天下之责,后位万不可虚悬。”

  有人附和,“孝昭皇后英年早逝,陛下伤心,微臣也是悲恸万分,然则皇后外事五权,内事五枚,若陛下不再册立皇后,谁人来统率六宫?”

  成帝捏了捏眉心,他不想发火,竭力抑住声音,“那众卿以为谁人适合统率六宫?”

  一个头发花白的大臣颤巍巍出列,“陛下,贵妃娘娘暂代皇后打点后宫已经多时,想来,贵妃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众臣附议。

  薛贵妃眼中陡然有了光亮,朝中大臣她已经收揽了不少,此刻若是朝臣联名逼迫皇上,皇上岂能坚持不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