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0章 回乡省亲

  夏馨雨卸任唐氏集团的董事长后,感到一身轻松,她不再有来自来自唐氏集团或者对于唐继尧感恩般的负疚感觉,尽管这并不是她打算和唐氏集团一撇两清的感受,但是,她确实不再为唐氏感到忧虑,不再因为自己背叛了唐家而感到负疚。

  她看到唐少已经完全有能力主持唐氏,并且把所有权利都交给唐少后,便觉得自己应该把精力放在经营馨雨公司和侍候自己的丈夫戴雨亭上面。

  这一年的中秋有一个非常晴朗的天气,从珠市到七百弄喀斯特山区有上千里的路程,夏馨雨第一次带着他的丈夫戴雨亭,一起踏上了回乡省亲之旅。

  这一次回乡之行,同行的还有夏馨雨的两个连小学文化都没有的哥哥,两位哥哥都在馨雨公司当保安,虽然不能胜任管理层的职务,但待遇都相当于中层管理人员一样的优厚。

  夏馨雨的父母过不惯城市生活,曾经来珠市住过两个月,但天天闹着回山里去,夏馨雨没法,只好把父母送回山里和她的大哥一家住在一起。

  本来大哥一家也可以到珠市居住的,可是大哥目不识丁,也像两个老人一样固执,还是愿意回山里侍弄他那些沟沟坎坎的畲地。

  “你的父母和你的这几个兄弟就是不会享福,放着大城市不住,偏要回这山沟沟里来。你看老二和老三不就在城里住习惯了吗?”

  “哎————他们就是越老越顽固,大哥是六十年代出生的,思想和父母一样保守,二哥和三哥是八十年代出生的,所以思想能跟上时代步伐。”

  “按你这么说,你是九十年代出生的,思想就该更开放了是吗?”

  “也不是这么说,但可以这么划分,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思想呢相对的保守,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思想呢多少都跟得上时代,而九十年代后出生的人,自然就相对开放了。”

  “你这个理论我不敢苟同,而且我觉得有些九十年代出生的人,相对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思想还要保守,这你又如何解析呢?”

  夏馨雨立即听出来,戴雨亭是在故意的揶揄她在出国旅游时的表现。

  “我并不苟同开放就没有底线的观点,开放是时代进步的象征,但不管是那个年代那个国度的人,只要是人都要有底线,要么人和野兽有什么差别!”夏馨雨瞪了一眼戴雨亭说道。

  “这我也认可,不过国情不同,情况迥异,我们总不能要求千篇一律吧?”

  “我不是说了吗,人应该有底线,尤其我们这有着数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度,懂礼义,知廉耻是我们民族的道德底线,你说说,一个人在众目睽睽之下都能一丝不挂,自己连羞耻都感觉不到了,这个人还有什么廉耻可言呢?”

  “这也是,这也是。”戴雨亭尴尬笑道。

  “假如一个人连耻辱的感觉都没有,那他便无以知廉耻,不知廉耻,又何谈礼义,不知廉耻,不懂礼义之人,必是少不敬长,妇不敬夫,长幼没有尊卑,邻里不知敬让,人伦关系,与禽兽无异,这还有什么文明可言呢!”

  “哟————想不到你学的是土木工程,我学的是文学,在伦理道德方面,你的见解比我更高一筹,佩服佩服!”戴雨亭侧脸朝夏馨雨看了一眼,不免心底陡生敬佩说道。

  “其实我们学土木工程的,也涉及许多历史方面的知识,比如对古代建筑的了解,便涉及古代许多人物。我们学唐代建筑的时候,就了解了唐太宗李世民,他是一个很开明的君主,他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朕为兆民之主,皆欲使之富贵。若教以礼义,使之少敬长,妇敬夫,则皆贵矣’,这说明古代君皇把贵贱之分定义在是否知礼义上面,而我们当代一些人,竟然众露裸形,长幼皆不知廉耻,这怎么能让他们遵随人伦道德,一群厚颜无耻之辈,怎会知礼知义呢!”

  “你这真是给我上了一堂伦理道德课了,看来接受的教育不同,观念便大有差异,西方人没有接受过咱东方人的伦理道德教育,所以他们的耻辱感觉与东方人大不相同,或许他们真的是在这方面不自知,比如印第安人,他们传统如此,即使大家裸形,他们也不感到耻辱。”

  “当然东方和西方的文化有着差异,一些特殊部落的人群也不能概全,但现代人已经有了进化,就应该有较之还保持原始生活方式的人群有所区别,而这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现代人应该知道穿着衣服保持人之隐秘和尊严,知羞耻,才会对别人有着尊重和礼义。”

  从七百弄九曲十八弯的山道上下了车,他们还要走好长的一段山路才能到达夏馨雨他们那个小山村,戴雨亭几乎没走过这么崎岖的山路,虽然一路气喘吁吁,但和夏馨雨一边讨论着人伦道德,竟不知不觉的走了七、八里山路,来到了座落在一个小山坳里的小村子。

  “到了到了,这就是我们的村子,看看,你有啥感觉。”

  来到村口的时候,夏馨雨看着戴雨亭已经满头大汗,便从行李箱里拿出毛巾给戴雨亭擦着汗笑问道。

  戴雨亭舒了口气,喘息道:“哎————最大的感觉嘛,就是累,走这么远的山路能不累吗?可也有好感觉,这大山嘛,空气清新,满眼绿色。”

  那时戴雨亭从村口朝村里看去,只见榕竹茂密,房舍俨然,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和喧嚷,显得山里那种特有的宁静和清新,给人一种别有一番大自然和人类相融合的特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