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神秘人物

  和妈妈通过话,证实了弯弯的父亲------柳清明,并未曾联系过,陈琳忽地觉得事有蹊跷,却是一团迷蒙,不知就里。张毅听她通话结束,就明白个大概了。

  他说:“要不,让小染去问问?”

  陈琳:“这个时候怎么问?恰好店里出了事,一问,她那脾气,你还没扯一起,她就先发制人了,弄不好闹的事情更大。”

  张毅说:“那你觉得她说的,弯弯的父亲,真的是出现了吗?”

  陈琳陷入沉思,顿顿,说道:“我觉得不大可能。”

  张毅脸色豁然明朗:“那这么说,都是她一手造出来的?放消息,砸店,泼油漆?

  陈琳点点头,又摇头:“我也说不清,像是,又不像。”

  这时候张毅的手机响起来,他一看,是妈妈:“妈,我们在店里,噢......没什么,好的,我们这就回来。”挂了电话,交代小染看着清洁工们处理,然后驾车返回。

  对着路淑珍,两人一路上想好了搪塞的借口,他们不想老人为了这一切担心,其实,更多的是担心知道张毅过去的事情。

  看看店门又复原,依旧整洁,陈琳和张毅嘱咐了小染,在他们度假期间,店内需要注意的事项。陈琳和小染对于破坏的担忧,依旧忧心忡忡。张毅的意见,有些不同:“都报警备案了,他要再来,恐怕就不是这么简单就放过的了。”

  想想也是,至那次报案以后,在他们的步行街,隔上不远,就安装了探头。

  安顿好店里的事务,又回家准备行装,两人开始了甜蜜的旅行。他们预计的是列车去,航空回。

  陈琳的家乡在皖西,大别山北麓,名城六安。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元狩二年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始。

  皖西山川锦绣,人文荟萃,青山绿水,空气怡人。境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奇松怪石,珍禽异兽,尽显造化之神韵;水天一色,碧波万顷,尽享自然之美妙。

  在陈琳的家里,姐姐嫁在当地一户农家,听说妹妹妹夫要回来,同姐夫带了孩子早早就回来娘家候着。张毅见到饱经沧桑的二位老人。陈琳的母亲,面带笑容,两眼慈祥地望着他俩,父亲在一旁憨厚的搓着满是老茧的大手,嘴里直道:“我说老伴,你赶紧的去张罗饭菜啊?!”

  陈琳母亲赶紧起身,要去厨下,陈琳也跟着去帮手了,陈父跟张毅闲话着。

  与家人的团聚,其乐融融,更兼之亲密的爱人随行,陈琳的心中溢满着无法言说的温馨。饭桌上,父亲、张毅、姐夫斟上了酒,陈琳和姐姐陈凤端着葡萄酒,小侄子也举着饮料杯,这一刻听不够的祝福话充盈耳畔,看不够笑脸暖透心房......

  这一切,没有想到的是,会被小染的电话给降温。

  陈琳喝下酒以后,脸上的红晕还在,笑容也没收,听见电话响了,起身去接。小染:“姐,是我,你在家里吧?”

  陈琳笑着说:“是小染呐,还好吗?我们在家呢,正吃饭,你那边还好吗?”

  小染急急地说:“不好!出事了!”

  陈琳一下紧张起来,面色肃然:“怎么了?是不是又被泼油漆了?”

  小染说:“不是,是一个男的来店里闹事,说是你老公,要见你呢,赖着不走,这又哄又劝大半天了......”

  陈琳急切中,没察觉张毅走到了她身后。她一听这情况,一时头懵了:“这赖瓜子怎么找到的啊?”

  小染:“我说了你不在,他非问你去哪了,我就照实说你结婚了,回老家去了。”

  陈琳:“那他怎么说?”

  小染:“他说的可难听了,我就不给你学。他还说了,每天都要来,一直等到你回来。”

  陈琳:“他没砸东西吧?”

  小染:“那倒没有,只是戳在店里,你说咱们这都是女人来的地方,他一个大老爷们一呆大半天,算什么啊?看看我们不理他,就会嚷嚷一阵。”

  陈琳:“不行就报警。”

  挂断电话,张毅问:“是店里的事吧?”她点点头,简要说了一遍。

  张毅:“哟喝,他还当生意做上了?!告诉小染别怕,等我电话通知几个人过去,吓唬吓唬。还有完没完啊?”

  陈琳苦笑地看着他,一筹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