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八王爷吟诗显反意

  就在宋曦文因梅芳菲的衣服,触动不堪回忆,感到不快时,八王爷宋世豪不知道是喝得多了,还是有意在向侄儿宋曦文叫板,则吟诵一首,在多罗明慧听来,都略能感觉到刺耳,似有不甘宋曦文之下之意的“秋宵月下有怀”。

  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普通人吟诵这首诗可能只是借诗抒发、给予自己个人的小理想,但是身为当年最有潜力和宋世成争夺皇位的八王爷,在场的人听他念完这首诗,都不由得心底一颤,这其中就包括宋曦文和李太后。

  听罢和八王爷宋世豪坐于一桌的宋曦文脸色变了,李瑶媛脸色变了,包括七皇子宋曦业的脸色也都为之一变,气氛一下陷入僵局,有一会儿似乎连临坐之人的呼吸声都能闻见。

  只有八王爷自己像是未知未觉得喝着酒、唱着歌,一切如常,宋曦文才不会觉得八王爷是真的喝醉了才会这样,就算他真的是喝醉了,醉酒吐真言的道理,他也是认可的。何况他的这位八皇叔之于认识他的所有人而言,都不是会轻易喝醉,轻易当着一些人的面乱说话的人。

  如果他不是公开的向他挑衅的话,又怎会在现在,在自己在场时候,吟诵这样一首换做别人是自己也会感到反胃的诗,以他对八皇叔的了解,他绝对不是如此轻率的人。

  这一会儿两个人,两件事儿,已经让宋曦文的心情差到了极点,他强忍着胃里的难受,才没有吐出来。

  贤娅公主为了缓和气氛,拿出在宫中时换在身上的木剑,走到宴席前方一片空地上舞了起来。

  在宫中皇上、皇后及太后身边,除贴身侍位外,一盖人等都是不许佩带及舞动质地锋利的刀剑的,贤娅公主的木剑要进宫前,与大门口的守位换的。

  她自己一人舞了一会儿,觉得无趣,美目向越明玉寻去,越明玉会意,走上来,对在场的所有人施了一礼,也要来一柄木剑,与贤娅公主共舞了起来。

  贤娅公主虽然功夫一般,却好在身有舞蹈底子,能将舞蹈和武术动作容为一体,因此舞起剑时,看上去到也是像模像样儿,很是好看,越明玉乃武林高手,又有着玉树临风、飘然出尘的气质,看她舞剑,对于观赏之人,更是一种享受。

  精彩绝轮的剑舞,也让宋曦文和李太后暂时的将注意力转到了他们身上。

  本想这样气氛就能有所缓和,还不知道自己犯了宋曦文禁忌的梅芳菲这个时候也来了兴致,走到贤娅公主和越明玉刚才表演剑舞的地方,表演了一支她自创的“嫦娥奔月”,为了能有好的表现,她很努力,才一年多的时间,她同多罗明慧学得轻功,小范围内表演已经是有模儿有样儿了。

  她表演的起兴,回眸看向宋曦文,却不料宋曦文和李太后的脸色,看向自己的时候,都越发阴沉了下来,她有些不知所措,见两人面色不喜,便草草的收了舞蹈。

  本以为会很热闹的皇家中秋晚宴,就在这样的氛围中结束了。

  晚宴结束后,心情复杂的多罗明慧又带小唯去了最大、叫适合赏月的龙泽台,欣然被谋害后,她就再没敢去过“清泉湖”,不是怕有人也会加害自己,而是害怕睹物思人,再看到那儿的湖水,她就仿佛看到欣然的尸体漂浮在那上面,这种感觉另她窒息,她不是一个自虐倾向的人,所以自那儿以后,晚上闲来无事,她就再未去过“清泉湖”。

  站在最高的天亭上,望着天上的满月,多罗明慧不由叹了口气,心中说道:在这中秋月圆的日子里谁不想家?谁不想念自己的亲人?家乡,一个让人听了就感觉温馨的词汇。家乡的月亮也格外的明亮,家乡的水也格外的甜,家乡的人也格外的亲。可是现在我却身在异乡为异客,我所身处的这家没有温暖、没有关怀,充斥在周围的更多的都是阴谋、陷阱和暗杀……今夜,我很孤独,这美丽的中秋月色,触动了我思乡、思亲、思情、思友之心……然而哪里才是我的家,哪里才是我的亲人,谁又是我真正的朋友,多罗明慧在心中问自己,自己是西丹国的王宫里被养大的,可是自己之于他们却并没有血缘关系,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父王、母后,也并不是她的生身父母,他们将他养大成人,目的却是希望她长大后,可以去到另一个国家成为为他们获取情报的奸细。没有生身父母在的地方,是很难称之为家的。

  即使这样,西丹国还是有一些人是她此时亦或平时会想念的,包括她的父王、母后,至少他们对她是有养育之恩的,她在西丹国期间,也算对她不薄,除了让她接受了超负荷的训练,其她方面,对她的疼爱和关照也是不亚于其它的正牌公主的。还有她最崇拜、教会她很多东西的朝海法师和晃络王子。

  其中她最想念的,还是几乎是陪她一起长大,只比她大三岁的晃络王子,想着他的脸,那是一张让她一想到就会觉得温暖幸福载满阳光,仿佛拥有无限魔力的清雅俊秀的男人的脸,他面对自己的时候,脸上时常会浮现出风和日历、温暖如春的笑容……那样的笑容,在西丹国除了晃络王子,没有第二个人给予过她。

  回忆无限绵长,思绪跟着回忆有笑有泪万千飞扬,而现实的人生,也如同月亮一般,总是有圆有缺,不可能年年、月月、日日都像今夜这般天朗月圆,风和日历。

  人生有时候也正像今日月亮,本是难得一见的大月亮、大晴天,转眼间天上的一轮朗月,就被片片乌云给遮挡住了光芒。

  “云遮中秋月,雨答上元灯。”这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先人总结出来的气象经验,从中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约145天左右的时间,中秋这天的天气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今后145天的天气变化和规律,中秋若不能见到月亮,元宵节下雨的机率就很大,影响着春节后第一个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至少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是这样的气象规律,因此人人都盼望着中秋圆月。

  本是无比晴朗的好天,就在转瞬之间大雨就要袭来,这亦我们的人生,祸福难测,正所谓是祸兮福所至,福兮祸所矣。

  雨已经下了起来,开始并不甚大,多罗明慧也没有就此回宫的想法,雨点稀稀落落的打在她的身上,清清凉凉的到让她觉得很是舒服,那是一种泌入心甜的快感。

  她想可能是因为她此时的内心份外空落,又份外焦灼,所以冰凉的雨点儿滴落到她的身上和脸上才会让她如此的快乐。

  “娘娘,您别着凉了,这雨怕是还要大的,咱们还是回去吧!”一旁的小唯看得出自家娘娘贪恋这冰凉的雨丝,本是不想扫了她的兴致,却又怕她因此而着凉、生病了。

  多罗明慧不同别人,感冒只是身体发热,吃点儿药便会好的,多罗明慧一旦着凉,情况会比一般人严重很多,从小到大,她只要一着凉,就会体会到巨寒攻心的痛苦,如中毒了一般,她在西丹国的时候国王、王后也给他请了宫内宫外的名医,然而她一着凉,就巨寒攻心的症状也未见多有好转。

  多罗明慧知道自己的身体,只怕这雨要再下大点儿,她就真的要受不了,虽然她很想这雨能再下大些,自己能在这儿浇个透心凉,考虑到一旦着凉的后果,她终是不敢逞强,只好依依不舍得同小唯离开了“龙泽台”。

  中秋晚宴后,虽然多罗明慧因为欣然的关系没有再去“清泉湖”,越明玉和冷月却是照就去了那里碰头。

  雨已经越下越大,越明玉和冷月却还站在“清泉湖”上,持持没有离开。

  明天就是宋曦文定下的,给他们的大师兄及一众皇后党执以死刑的日子,将被执以死刑的犯人除了冷意寒,还有很多人也是越明玉所接触过,甚至是所熟悉的朋友、师长。而明日他将要亲自监斩,亲眼看着这些昔日的朋友、师长,一个个在自己的面前人头落地,他此时的心痛和郁闷是可想而知的。

  望着天上已被乌云遮住了华彩的月亮,他的眼底如同此时天气,大雾弥漫,他心里的苦,他想这普天之下,再无第二个人能够明白。

  冷月没有他所想、所顾忌的那么多,现在冷月所在乎的只有她大师兄的安危。

  她先对着月亮祈祷,又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越明玉道:“一定要保大师兄没事儿,答应我,一定要保证大师兄的平安好不好。”终于她的目光定到了越明玉身上。

  “我会尽力的。”冷月声音清淡的承诺着。他没有告诉她,救下冷意寒,他要为之冒大么大的风险。此事一旦暴露,不只他越明玉,站在越明玉后面的好多人,也一并会跟着受牵连,一并会跟着遭殃,越明玉心里的压抑和难处,是只想着大师兄安危的冷月永远都不会懂得。

  抛开她不凡的身手,冷月所关心、所思考的范围,也同其它普通女子无异,她不会像越明玉那样做一件事情还得考虑家、国、天下,走一步棋前,先要往前看很远很远的一段路。

  越明玉身上背负的使命太大太重要了,他说话行事,每说一句、每行一件事,关乎的绝对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性命和成败,他后面站着太多人,太多活着的亦或者已经为了他们所要完成的事业和信念所死去的人。终有一日,他的胜利将宣告着站在他身后所有的人的胜利,宣告着他们终于可以翻身做主人了,而他一旦失败,一旦暴露,也间接的宣布了所有人的失败。

  从小到大的经历和身上背负的重担,养成了他万事求稳,不想行差踏错一步,不想冒一点儿点儿险,永远在安全范围内考虑问题的性格。

  这一次为了救小时候总是记挂着自己,侠骨仁心的大师兄,他算是豁出去了。在冷月的一旦催促下,他终于下定决心,为了大师兄,他就冒险这一次,只此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