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选秀议题

  第四十九章:选秀议题

  夜深时分,御书房内依然灯火通明,浮香缭绕,殿中侍从只余小灵子一个人,沉默地侍奉着,偌大的御书房里鸦雀无声。

  宋曦文此时正在御书房批奏章。坐在那黄灿灿的一堆奏折旁出神,眉头皱得很紧,先皇病倒,自己逃离皇宫以后,各种奏折已经堆了好长时间无人批复,他登基以后,先前压制的各种棘手的问题也纷至而来,他又刚刚开始处理这些事情,继无经验,又担心处理错了什么事情,会遭王叔大臣们的轻视埋怨。

  他不是不知道现在朝堂之下,还有不少一部分重臣,对他能否当好这个天子还是存在质疑的,皇后刚刚仙逝,皇后的心腹也未尽除,他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还潜伏在这朝堂中,希望有一天能够为皇后报仇,要自己和母妃好看。

  他现在虽已成功登上太子之位,成为一国之君,然而若不能服众,若遭人质疑或陷害,他也不敢说他就一定能够高枕无忧的将这个皇位给坐稳了。

  自小在皇宫长大的他,看到那么多人命运的起落沉伏,低到侍婢,上到妃后帝王,如果不能严于律已,如果不能谨言慎行,如果不懂实时探测揣摩人心,一切悲剧的命运走向都是有可能的。

  更何况他的志向,一直就是要成为一个能够建立丰功伟业的被后世所赞扬、所传送的千古明君。

  他计划接下来第一步要先将皇后在时的余孽尽除,与此同时也要精心斟酌提拔一批真正没有二心,唯几所用的,有能力、有才华、又恳忠心效忠于他的人。

  想到这里宋曦文,又想到了那日那个舍身救自己的,那个身手了得,又终心护主的白衣锦服少年来。他已经从母妃那里得知了,那个舍身救自己的俊美少年,就是东城侯武贤的义子武叶宴。他自小家教甚言,学问、武术、音乐、诗歌皆是所长。

  他也是着实命大,那日为了救自己,用胸口强自挡了那黑衣人凌厉的剑气,血流一片,只就近在民间就医,竟也奇迹般的被救了回来,宋曦文想也许是天意要留着他,来日好住自己一臂之力。

  另外他和他父皇宋世成一样,也有收复天下的决心,他父皇没能够实现的愿望,他想在长远的以后,由他来代为实现,完成他和父皇两个人一统天下的宏愿,要完成这一切他就需要像历史上很多能够建立伟业的前辈英雄那样,身边有一些忠心耿耿的得力干将,文将、武将,善计者、善武者、善言者、守信者,无一不可。这些人的选取既得仔细斟酌、从长计议,又得争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以期目标能够尽早实现。

  他唯一没有急于去考虑的,却是目前他母妃最为心急的,就是为皇帝选秀,来充实后宫,为皇家绵延子嗣。

  太子顺利登基后,李瑶媛终于可以放心的将经历投入到为皇儿选妃的大事上了。

  俗话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身为太子的宋曦文,早已到了该选妃的年龄了。

  前些年她都把经历放在和皇后越子奇斗智斗勇上了,怕她会在太子妃身上打什么歪主意,怕自己会顾不上那么多,不敢有半分分心。

  如今大敌已除,而且太子宋曦文现在已是一国之君,后宫岂能只聊聊几人,也不可让首妃多罗明慧长期一人独大。

  夜晚,新皇寝宫

  “儿臣给母后请安。”宋曦文放下手中奏折,忙起身迎了过来。

  “皇儿平身。”

  “母后来此怎么无人禀报?”

  “是我不让他们禀报的,母后知道你刚刚登基,还有太多事情要计划,太多东西需要去学,天天是日夜劳累,真真是日理万机,母后的就是来看看你。”

  “谢母后关心,您快坐下。”孩子无论多大,无论站在怎样的权力巅峰只要有娘在,只要有娘惦记着、关怀着,心里就不会感到寒,此时已身为九五至尊的宋曦文的脸上也浮上了一丝温暖的笑容。

  李瑶媛应邀坐下,目光慈爱的打量着眼前的皇儿。

  穿上皇袍的宋曦文,像极了先皇年轻的时候,身高八尺,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再加上那略微高傲的颧骨,将其衬托的更显威严、霸气,十足的帝王之相,一张微微上扬的薄唇,却又为其的脸步线条增添了几分柔和、讨巧的色彩。

  “母后干嘛这么看着儿臣?”宋曦文见媛妃人坐下后久久打量着自己,却不说话。

  “文儿,你真的是长大了。”李瑶媛笑着说。

  “那当然了,我早就不是小孩子了。”宋曦文还没意识到他母后的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

  “是啊,如今你也终于克服重重困难、险阻顺利登基了,是到了该给你选后纳妃的时候了。”

  “母后,如您所说,儿臣才刚刚登基,还有太多公务等着儿臣去办,儿臣还有太多东西要学,太多人要见,选秀女之事,儿臣想还是暂且延后再议吧!”到这个时候宋曦文才意识到母后深夜来此意喻为何了。

  “哪有贵为皇帝的人,身边还连几个妃嫔都没有的道理,这事儿在我们皇家来说,也是大事儿,我看不容再有耽搁。”

  “母后,儿臣能够理解您想要抱孙子的急切这情,可是唯今之计儿臣真是实难分心啊,更何况儿臣的皇宫也并非无人,还有一个贤妃慧儿,及两个答应,四个更衣呢不是吗?”宋曦文推托到。

  “紧紧有这几个人怎么能广博的为咱们皇家开枝散叶、绵延子嗣呢,以身为皇上,我想皇儿你应该知道,有皇嗣、有皇子做为一个在皇位的人是多么重要的事儿。”

  “那母后选秀之事能否就由您和贤妃慧儿一手操办,我还急于处理朝政,梳理一些细枝末节,暂不能分心处之。”

  “后宫的妃子本应由皇上亲自选择,才能合心合意。不过你既然那么难以分心,那么母后和慧儿先替你甄选着,到最后五十强,你再找一天时间亲自来选择,皇儿你看如何?”李瑶媛略微沉思,征询宋曦文的意见道。

  “就依母后之意,这样甚好。”

  “时候不早了,你要注意身体,不可因急于公务而废寝忘食知道吗?”嘱咐罢太后又看了小灵子一眼:“你也要多提醒太子注意休息、饮食,知道吗?”

  “奴婢定当时刻紧记,谢太后娘娘提醒。”一旁立着的小灵子赶忙答声道。

  “好,哀家还是放心你的。”

  “母后也要早些休息,儿臣恭送母后。”

  第二天一早,多罗明慧行每日礼数,来太后寝宫给太后请安,李瑶媛便与她提及了给皇上选妃之事。说已经吩咐了下去,在近日会有一批出身、样貌、才情皆是不俗的女子,来宫里参加选秀,到时候就先由她二人替皇上选择甄着。

  多罗明慧面上甜笑着点头,并不说话,心情却是有些复杂,一时间五味杂尘,虽然这一切都是她迈入皇家大门时就已经想到的,但是真的马上就要到了,自己和好多女人分享一个男人的爱的时候,从此以后皇上可以就会好多天不再去她那里,甚至到或许有一天皇上会厌恶她,理都懒得理她的时候,她该怎么办。”沉思间面色微微有些潮红。

  三日后

  选看秀女的地点在太后的凤祥殿的近旁祥云殿。

  当天的秀女分成六人一组,由太监引着进去被选看,其余的则在长春宫的东西暖阁等候。选看很简单,朝太后及多罗明慧叩头,然后站着听候吩咐。

  太后或者问哪个人几句话,或者问也不问,谢了恩便可。

  然后由太后决定是“撂牌子”还是“留用”。“撂牌子”就是淘汰了,”留用”则是被选中,暂居宫中,接受宫中礼仪,再由皇上亲自甄选,被选中的选吉日封为妃嫔,正式入住后宫。

  都说这一届的秀女运气好,碰上了一个初登地位,刚过弱冠之年,而且据说样貌更是身长伟岸,英气不凡。

  好多秀女都是怀着欣喜的心情而来,心想就算不被选中,这辈子能有机会一堵这位英俊伟岸的新任天子是个什么样子,也不枉来京一次,甚至不枉此生。

  因皇上年轻帅气,现在后宫又是寥寥几人,入宫以后,一朝得宠,步步高升的几率就比非第一批入宫的秀女要高上好多,也因此这一届秀女的资质出身,纷纷远盛于前。

  这一届的秀女中,有护国大将军之女,西伯侯之女,有当朝承相之女,太保之女、协办大学士之女、各部院尚书之女、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之女,将军之女、都统之女、提督之女,下到江苏盐道之女,宣城知府之女,苏州织造之妹都有前来参选。

  因这次是皇上刚刚登基,江山社稷还不是很稳之时的第一次大选秀女,担心有些别有居心的人鱼目混珠而来,因此这次选秀对秀女们的出身背景的要求和调查都甚是严格,你可以出身一般,但身世经历对选官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隐瞒做假,如若如此一旦进宫后再被发现一律打入天牢,严重者甚至要被灭之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