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 呆霸王本色

  一个李存孝,就把汴州军打得喘不过气。朱全忠非常恼火,命令把败军之将李谠、李重胤推出去斩首。李谠、李重胤不服气,说打了败仗的并非只有他俩,还有许多将领,如朱友裕、葛从周、朱崇节,他们也打了败仗,为什么只斩他们两个?

  朱全忠瞪着眼睛,用手指着他俩,骂道:“孤王早就告诉你们,要依计行事,可你俩偏偏不听,不斩你们两个,又去斩谁?”李谠、李重胤更不服气,说:“主公,天理良心,您哪个时候告诉过我俩什么锦囊秒计?”李谠、李重胤还想争辩,人头已经落地,嘴巴张着,面部的肌肉还在抖动。

  吃了这么大的败仗,朱全忠总得为自己的这次军事失败找个替罪羊,要不然,这仗怎么打下去。见和李克用硬拼不行,朱全忠决定想其它法子。不是还有几路人马在打独眼龙么?他突然想起,得找他们帮帮忙。朱全忠去了封给赫连铎,请他派得力干将率兵支援。

  收到信后,赫连铎也想到河东一带发展一下势力,就派手下最勇猛的大将高思继率一万人马,前去支援朱全忠。到了河阳,高思继得知汴州军刚刚惨败,没作多少休息,他便率兵前往晋州搦战。高思继是赫连铎手下的头号猛将,李克用考虑到存孝还在病中,不宜对阵,便命固守城池。

  李嗣源向李克用请战,说:“军马临城,如果不出战,是我们胆怯的表现。儿臣愿意领一千人马,与敌将决一死战!”李克用只得答应,命嗣源和周德威一起,点步马军一千,出城迎敌。

  李嗣源率着他的一千人马,亲自当先,提着刀跃马出城。高思继早已摆出阵势,把骑兵分作两对,列在步兵的两侧,形状就如两翼,左右骑兵都是五十个,他们的坐骑都是白马。高思继曾与羌胡打过仗,全部选白马作为先锋,号为白马义兵。羌胡兵远远地看见他的白马义兵,就开始逃跑。

  晋州兵看见高思继的部队很特别,已经心生胆怯,见主将的打扮更特别。只见他左手执一面金兽面防牌,背插飞刀二十四把。右手使一条浑铁点钢枪,坐下一匹银色梅花马。连李嗣源看了,也心生喝彩。

  两军列阵,主将出马,进行搏杀。高思继挺着钢枪,李嗣源舞着扑刀,两个人都不答话,见面就杀。厮杀了四五十回合,高思继故意示怯,抽出钢枪就逃。李嗣源大喜,指挥部队掩杀过去。谁知高思继早有埋伏,用手一挥,四下里全是兵将,把李嗣源一千人马团团围住。

  李嗣源被围在中间,左冲右突,就是出去不了,周围的沙陀兵越来越少。李克用站在城上,见李嗣源困在敌兵当中,急得大喊:“众将,谁愿意出马,救回李嗣源?”

  话音刚落,一骑从城门疾驰而去,后面跟着数十精壮骑兵。该将正是李存孝!李克用急忙命令将士们在城上擂鼓呐喊,以壮军威。“嗣源,不要惊慌,我来了。”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李存孝便大声和李嗣源打招呼。前面有一道深沟,李存孝大喝一声,催动五名马,一跃而过。后面的骑兵也受感染,催动坐骑,纷纷跃过深沟。

  李存孝一马当先,挥起长槊,杀入敌阵。敌兵哪里挡得住,跑得慢的,已成槊下之鬼。李存孝冲入中心,救出李嗣源。回头看时,还有数十个沙陀骑兵困在敌阵,李存孝又杀回敌阵,救出他们。

  李存孝正要带领大伙撤离,高思继跃马横枪,挡住了去路。两人相见,分外眼红。

  两个人没时间答话,也无须答话。看架势,彼此已经清楚对方是谁。高思继挺起枪直取李存孝,李存孝舞起毕燕檛去迎。两个人斗了数十回合,李存孝逼开钢枪,大喝一声,把高思继抓了过去。李存孝把高思继掼到马山,沙陀兵下马几个,他他捆了。这时,李克用亲自率领沙陀兵将,从城中杀出。朱全忠全线溃退,只得撤兵回汴州。

  高思继被绑着带进城中,李克用下令推出去斩了。李存孝急忙求情,说:“高思继是条好汉,求父王饶他一命,留给儿臣听命。”李克用想了想,觉得也还可以,便答应下来。高思继哭道:“纵使大王不杀,我也不留自己这条性命了。”李存孝说:“既然你不愿意跟我,那我求父王放你回去,怎么样?”高思继不相信,说:“如果真放我回去,你是有仁有意义的好汉,我回山东,再也不与任何人争斗了。”李存孝说:“何必这样呢?”高思继说:“我死里逃生,得珍惜自己性命。回去之后,我种三苗地,改恶从善。”李存孝说:“既然这样,你走吧。”

  李存孝给高思继衣服,给他酒肉,又给了他一匹马,派人送他出了城。办完这些事,他觉得有些累了,正准备休息一下,忽然听到门外有急促的脚步声。“李将军,李将军!”高思继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李存孝急忙迎上去,说:“高将军,这是为了什么?”高思继朝他一跪,说:“李将军是当世的英雄,高某愿意誓死追随。”“好,好。”李存孝急忙把他扶起,他的身边又添了一员猛将。

  和李克用斗,朱全忠没占多少便宜,可他还不甘心。十月初三,朱全忠派人送信给罗弘信,说想从他的魏州借道去讨伐李克用,并希望他能赞助些粮食和马匹。罗弘信不同意,说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朱全忠又派人送信给王瑢,说想从他的镇州借道去讨伐李克用。王瑢也不同意,说自己年纪小,不懂事,怕怠慢了客人,反而落个不好。“娘西匹,收拾不了李克用,我还收拾不了你罗弘信、王瑢?”朱全忠开始谋划新的行动,把视线投向了罗弘信、王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