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风如泣,此情何处可堪避2

  公元1697年春,大清圣祖仁皇帝第三次率军亲征准噶尔,大军行经山西大同和陕北府谷、神木、榆林等地,并于三月二十六日抵达宁夏。

  噶尔丹却是一反常态的兴奋无比,他感到自己好像很久没有这么兴奋了,他忘了有多久了,好像是他刚登上准噶尔汗国的汗位告诉自己要统一蒙古的那天开始吧。

  当准噶尔部人得知大清皇帝再次亲征时,早已有人闻风而动。自噶尔丹称汗以来率领准噶尔部人为一统蒙古而穷兵黩武,又经西北各部及清延的轮番炮火轰鸣,又经历两次惨败威信早已大不如前,兼之昨晚始料未及的一把猛火蔓延两军尚未正式开战准噶尔便已如同一盘散沙不堪一击。

  况且今日又有宁夏一带断断续续传来大清皇帝的御驾即将到来的消息,火烧燎原后的准噶尔部更加奄奄一息,全军人数仅五六百人。

  噶尔丹的雄心壮志亦遭受空前的打击,亲信众偷偷叛离,战事每况愈下,气得他只差没有上蹿下跳。

  小茜看着喜怒无常的噶尔丹,即便雄心壮志如他也终不敌大清的浩荡铁蹄,马蹄践踏,烽火销烟,摧毁的不仅是一个执政者,更多的是无辜的生灵。

  记忆之线又拉回那个刀光剑影的晚上……

  小茜不知道马儿跑了多久,她们距离他们又有多远,时间从深夜到黎明,直至拂晓,马儿也开始筋疲力尽,终于倒地不起。

  “公主,小心!”两人终是随着马儿的衰竭而人仰马翻,在地上打了几个滚。

  小茜就地坐下,目光遥对远方,目光涣散。

  “公主,您没事吧?”乌兰梅莎眼看她两眼呆滞无神,以为她出了什么事,一急眼泪便哗啦啦地流了下来。

  “我没事。”小茜想起了丹济拉,那个沅茜心爱的人,他为了救她命丧清军刀剑之下了,丹不济一个对沅茜真情真意的男子,是她,是她害了他。

  心里越想越不能原谅自己,她是杀人凶手,她是个刀不血刃的凶手。

  她紧咬住唇,任由眼泪大颗大颗地溢出滚落沙地,向来沉稳的乌兰梅莎也禁不住地捂嘴痛哭出声来,想到眼前的处境,越哭越伤心,直到最后两人干脆抱在一起呜呜地放声大哭起来。

  直至日上三竿,连夜逃亡担惊受怕地度过一夜的两人,又饿又渴的,日暮途穷之际,终于遇上了南逃的噶尔丹残余部队。

  回到准噶尔余军盘踞的萨克萨特呼里克已是几天之后,眼看着噶尔丹已有几日滴水未进,意志日渐消沉,小茜轻叹了一声,然后掀帘走进噶尔丹的营帐。

  微黄的灯火下,噶尔丹纹丝不动地盘坐着,就连小茜进来也浑然未觉,偌大的帐篷里只有酥油灯燃烧的吱吱声,这一时之间,小茜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眼前这个男人是她名义上的父亲,疼她、宠她,可她和他说的话屈指可数,她对他更多的感情是一种敬畏。

  就在小茜思绪纷飞之际,噶尔丹忽然睁开了眼,他浊黄的眼里闪烁着一道奇异的亮光:“阿奴,你来了。”

  眼前这个面容憔悴,似是油尽灯枯的人是谁?他真的是那个野心勃勃地要统一蒙古的准噶尔汗国博硕克图汗噶尔丹?

  小茜一惊,心堵得慌:“父,父汗,我是沅茜呀!”

  噶尔丹忽然伸出手,紧紧地攫住小茜手臂:“我知道你一定还在怨恨我。”

  小茜张了张嘴,眼泪却刷地流了下来,只觉胸中似有什么一团火在跳跃,那么地汹涌,那么毫无预兆。她欲语益发地无语,只剩断断续续的哽咽。不为别的,只为了眼前这个在世人眼中的可憎可恨之人。

  他忽然咯咯地笑了起来,眼皮开始缓缓地闭上,他觉得自己有点累了,他有点想念那个在连绵烽火中失去最后被他藏在记忆深处的女子,他想告诉她他不再想去争取什么了,可他发现自己竟然什么也说不出来。

  噶尔丹放开了手,手对着空气虚抓过去:“阿奴—”

  老眼朦胧中,他好像看到那个女子的模样,笑语晏晏,穿着旧时裳,模样一如他初见。

  “阿奴……”他看到黄沙漫眼之中她对他回眸一笑,他对她伸出枯手,她忽然便向前方奔去。

  “阿奴,等我……”

  终于,他的手无力垂下,嘴角溢出一条长长的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