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是她,高处太寒

  比起京中遐迩的四象楼,揽月楼不过三层之高,却已是皇宫中最高的建筑。一定程度上,也算是皇家的颜面。正因此,才会时常置换花株。

  锦瑟没有教素心二人跟着,独自往上走,却只顾提着裙摆垂首拾阶,没注意到楼上还有两人。因着有些距离,又被柱子挡住了视线,只隐约间瞧见是一男一女。

  锦瑟虽听过不少讳事,眼下却是第一次撞见,正觉得难以为情,就要离开,却引来男子的警觉,“谁?”

  声音虽有几分熟稔,但因其是刻意压制,锦瑟也没来得及细想,总归是逃不掉了,只好自柱后站出,正思虑着该说些什么,瞧见男子的面容时,惊愕地立在了原地。

  华年也略感惊诧,蹙紧了眉头看着锦瑟道,“怎么是你?”

  “锦瑟无意冒犯,还望王爷莫怪。”锦瑟缓过神,连忙欠了欠身。

  华年勾了勾唇,声音微寒,“本王怎知你是有心还是无意?”

  锦瑟闻言暗下里松了口气,既然安王肯在此与自己口舌,便是没打算取自己的性命,浅笑道,“不论锦瑟是无心还是有意,王爷只需知道今日锦瑟与宫女来此散心,只瞧见了这簇簇繁花,旁的一概不知。何况于锦瑟而言,多说无益。”

  华年死死地盯着她,想从她面上找出哪怕一丝的不适,却是无果。许久才问了句,“你说呢?”

  锦瑟知晓华年虽一直看着自己,这句话却是问向他身后的人。不由得咬了咬唇,企盼着那人可别是个铁石心肠。

  “九公主,并非霓惜大言不惭,却是如今在皇上面前,霓惜比公主更能取得皇上的信任,哪怕是霓惜撒了谎。”

  锦瑟看着她仿若出画般的脸,又想起之前在议事殿瞧见的画像,笑着朝她点了点头,“娘娘而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锦瑟可不愿作茧自缚。”继而又看向华年继续道,“更何况娘娘还是王爷的人。”

  见华年虽面带不善,却没有别的动作,再结合他先前所说,霓惜知趣地欠了欠身,“那霓惜便先行告退了。”

  看着霓惜离去的背影,锦瑟突然转眸看向华年,脱口而出道,“王爷不去送送吗?”话语间的随意,连着自己都吓了一跳。这怕是除了阮裕以外,自己第一次与男子说话这般随意。

  正想出口解释,便听得华年冷声说,“你当真以为本王不会杀你灭口?”

  难道是真的觉得眼前此人不会杀了自己吗?

  她叹了口气,没有理会华年的反问,而是站上横阶,趴在横阶的勾阑上,眺望着远处的一片宫宇楼墙。不知为何,当下她竟有几分舒心。

  “锦瑟知道,今日若是换作旁人,王爷早就毫不犹豫地灭了口。只可惜来人是锦瑟,是和王爷有同盟关系的南宫锦瑟。”

  华年因她此话怔愣了一下,自问是否是因为这个,可明明方才入他眼的是她,并非是南宫锦瑟。他不杀她,竟完全没有想过他们之间是同盟关系。

  他沉下心,没有再继续想下去。而是也跟着站在勾阑处,看着远处,冷哼了一声道,“你既知此,为南宫锦玉侍嫁一事为何不告知本王?”

  “只是不愿再欠王爷人情,”说到这,锦瑟突然转首看着华年笑道,“王爷莫不是因此生了气吧。”

  见华年没有应话,锦瑟转过头去继续道,“我还没有怪王爷金屋藏娇呢,虽说王爷的私事我管不着,可霓惜总也算是,他的妃子。”说出来的话,也越来越随意。

  “她是本王的人。”

  “嗯,我知道。”

  “本王的意思是,她是本王的属下。”他本不愿做多余的解释,可看着她懒洋洋的神态,心也跟着舒坦开,便不由自主地说了出来。

  锦瑟愣了愣,接着便会意而笑道,“王爷手段果真高明。”

  “公主敢只身涉险的胆识也是少有人能及的。”

  见华年依旧没能放下自己未曾告知他的侍嫁一事,锦瑟撇了撇嘴,继而故意作态道,“即便我未说,依王爷的神通广大,这不是也知道了?”

  华年瞥了她一眼,“嬉皮笑脸。”

  对他此话,锦瑟面上笑了笑,暗下里却嘟囔着,“王爷还好意思说,跟阮裕好歹也认识这么多年了,这般无趣还真不像阮裕的朋友。”

  华年见状,不由得凑近了她,勾唇笑了笑,“本王的有趣,可是要给王妃看的,小锦若是愿意,本王定不反对。”

  锦瑟不着痕迹地朝旁边移了移,“既然是给王妃看的,锦瑟可不敢夺人所好。”

  “本王的王妃,可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锦瑟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王爷英明神武,俊朗不凡,王妃娘娘定也要惊才艳艳,花颜月貌。这样的美人儿,着实难寻。”

  “你可还记得,本王当日所言?”

  过了好一会儿,身边也没有声音,他转过头去,本以为她又要装傻充楞,说些不找边际的话,却是听她道,“我不愿答应王爷,是不想将自己整个人都搭进这个泥潭中。王爷定也不愿一直守在身边的女子,是自己不爱之人。”

  他微微一愣,接着便幽幽道,“只要能达目的,爱又何妨,不爱又何妨?”

  锦瑟摇首,长舒了一口气,“锦瑟就想扳倒焦家,为苏家洗清冤屈之后,寻个普通人家简单纯粹,一世一双人地过一辈子。”这是母妃没实现的心愿,而今便由她来完成。

  华年侧过头,看着锦瑟因风而飘拂的发丝,看着她眯起眼来柔声说,“王爷,高处不胜寒,而锦瑟,太畏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