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回忆(2)

  外祖母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倒是吊起了长鱼瑾的胃口,她觉得故事不能这么简单啊。

  “然后呢?”长鱼瑾双手托腮,两眼亮晶晶的盯着安老夫人。

  安老夫人的笑容淡了下去:“然后?然后你外祖父就身陷敌营了,九死一生才逃出来。”

  长鱼瑾一惊:“那农户是奸细?”

  “什么奸细不奸细,那农户本来就是南封人,为了自己的国家做一些下作的事也无可厚非,是你外祖父傻,这么轻易就相信别人。”安老夫人的眼神变得悠远,脸上的笑容渐渐回来“可就是这么个傻子,受了重伤经过那片花圃时,还为我挖了几株花苗回来。”

  “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些吗?”长鱼瑾问。

  安老夫人点点头:“恩。当时只是几株小苗苗,现在都成一大片了。那时候,我还没有嫁给他,甚至不知道父亲的兵营里竟然有他这么一个人。当我看见一个一身狼狈的人捧着几株恹恹的花苗走到我面前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在想这是谁啊,怎么这么狼狈。可是他一脸羞涩的将花苗递到我手中,说“阿素姑娘,我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就从南封带了几株稀罕的花苗回来给你,希望你喜欢。”而且说完就走了,连自己叫什么都没告诉我。”

  长鱼瑾看着外祖母:“外祖父竟然会羞涩。”羞涩不应该是外祖母才对嘛。

  安老夫人像是回到了年少时候,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灯光落在她的脸上,让她看上去看上去都年轻了不少。

  “我那个时候也不知道那几株长得跟杂草一样花有那样艰难的来历,随手就扔在一角了,幸好我的丫鬟还时不时的给它们浇点水,不然我恐怕都要后悔死了。”

  长鱼瑾捂着嘴笑了:“这是天意啊,看来外祖母和外祖父真是天作地设的一对儿呢!”

  安老夫人摇摇头:“原来父亲没有想过要将我嫁给他,我对他也没有别的情谊,所以在父亲的安排下嫁给一个城主的儿子,来说媒的人将男方说的天花乱坠的,等我嫁过去才知道他们是在骗婚。原来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少年郎竟然是个流着口水的傻子!他们还企图用武力逼我就范,幸好我是学过武功的。最后一身伤跑回铜城,却见你外祖父蹲在城门外,一看到我就说“阿素,你回来了?”我当时就抱住了他,想着这辈子什么公子哥都不要了,就嫁给他。”

  阿素,你回来了。

  这,这是。

  长鱼瑾一愣。安老夫人的眼睛也湿润了,仿佛再次感受到那种泼天的愤怒与委屈,当时的风吹得她脸都疼,那么冷,那么绝望,而他的怀抱却那么温暖,温暖得让她这辈子都舍不得离开。

  长鱼瑾沉默的看着安老夫人,而安老夫人静静的望着一园菊花。

  良久,一阵夜风吹来,挂在树上的灯笼轻轻晃了晃,婆娑的花影也微微漾动,安老夫人抬起头看了看天空中将圆而未圆的明月,轻轻说了句:

  “快到中秋了。”

  长鱼瑾斟酌片刻,忐忑的说:“外祖母,我,我想去请大师来给外祖父看一看。”

  外祖母略一沉吟:“他,应当是恨着我们的,不会来的。”

  长鱼瑾一急:“他回来的。外祖母,我不知道安国公府与无问大师有着怎样的恩怨,但是我相信他会来的,因为他是个合格的医者。”

  安老夫人抬头看着外孙女坚定的眼神,不禁点了头。

  就算老头子醒来会怪她,也无所谓了,只要他能醒来就好。

  第二天早晨,知秋拿着安老夫人的名帖进了宫,下午,无问大师便来了。穿着一身青色长袍,头上光溜溜的,长鱼瑾却觉得格外的帅气。

  昏暗的房间内,无问先是搭脉沉思一阵,然后又扒开安国公的眼睛看了看,安老夫人站在无问身旁,长鱼瑾和安明庭两人站在安老夫人身后。

  一切检查做完之后,无问站起身来,安明庭急急的问道:“大师,我父亲的病怎么样了?”

  无问一副看不出喜怒的样子,自然也就不能从他的脸上看出端倪。

  他淡淡道:“病情复杂,而且拖了太久。”

  “难治。”最终无问给出个这么样的结论便绕出屏风,一边在红木雕花木架上净手,一边道:“把屋里的屏风与帷幔都撤了吧,平日里都将窗户打开,这样才有利于病者。”

  安明庭听了赶紧吩咐旁边的丫鬟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