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背影

  “娘,怎么啦?”

  挽着她走的乔雅,感觉到她那一瞬间的疆硬。

  程氏脸色白了白,摇头道:

  “没什么,可能是看花眼了。”

  “哦!那我们快走吧!要不然一会爹爹该担心了。”

  乔雅也没有将程氏,这一瞬间的异常放在心上。

  只当是她真的看花眼。

  “对呀!二嫂,我们一会儿还要去买漂亮的头花呢。”

  乔小红也在一边心急的崔促。

  因为娘答应她,今天给她买一朵漂亮的头花呢!

  程氏扭头向那人,消失的方向看了一眼。

  摇摇头,在心里自嘲道:

  看来自己真的是思念成痴了!

  一个已经去世的了人,怎么可能还会出现在这里?

  更何况虽然只是匆匆一瞥。

  可那个人的样貌。明显比自己那个已经不在世的爹,年轻了八九岁呢!

  “走吧,我们去找你爹!”

  说着就拉了乔雅和乔小红去找乔家众人了。

  对于这个小插曲,除了事后程氏对乔长河提了一句。

  而乔长河也只当是妻子,思亲心切而没有细究。

  事后几人都没当回事。

  而这一没当回事,几年后再见此人时,让几个当事人都悔不当初……

  乔家众人在牲口集上转了一圈,最终乔老爷子花了二两银子,买了一头骡子回来。

  摸着大青骡子精壮的骡背,乔老爷子笑哈哈的对乔家众人说道:

  “这回好了!有了这头大青骡子,老大就不急着下地走路了!能好好养养了,说不定等到了家乡,他就成正常人了!”

  “是啊,爹!风前辈昨天不是已经替大哥看过了吗?

  说恢复得很好,再过个把月就能和常人无异了吗?

  你老就放心吧!”

  “是呀!是呀!兴好你大哥腿脚没留下残疾。”

  乔长山的腿脚是因为之前在路上,为了给一家人找点吃的,从山上摔下来摔伤的。

  由于当时乔老爷子,还从家里带出了点家底。

  所以虽然废了些财力,但最终还是找了个大夫帮他医治了!

  也因而花了十两银子,一至于原本一家人逃难的经费不够。

  而出现遇到风伯他们时的窘迫。

  虽然有离落给的二百两银子,但考虑到一家人回乡还要安置,所以也不敢大方花销。

  乔老太太带着两个媳妇儿和女儿孙女们去了布店。

  买了一些准备回乡后,送礼的布料。

  这种布一般不需要整匹的买了。

  而是裁成三尺、五尺或一丈的样子。

  乔家众人,因为有离落给准备的那些衣服啊,所以不用再买。

  乔老太太和乔老爷子就商量着,只给老家的亲戚买了一些细棉布。

  由于乔老爷子是弟兄六个。

  这么些年没回过家,也没收到过家里的信。

  所以,乔老爷子也不知道自己的侄子侄女有多少。

  因而乔太太除了给五个兄弟妯娌,准备好每人一丈的布料。

  其余的就买了一蓝一青的两匹整料。

  准备回家以后,按五尺一块的裁好。

  如果不够,在老家也能另外再买。

  买好这些,乔老太太又带着媳妇,女儿孙女们又在街上逛了一圈。

  当然是为了给乔小红,买她心心念念的头花。

  老太太不是小气的人,既然女儿有媳妇,孙女同样也有。

  另外又多买了十来支,只准备回乡后送给侄孙女们。

  这样的小东西不值多少钱,又因乔老太太一下子买这么多。

  小商贩也就将本来买两文钱一个,算成三文钱两个。

  虽然只是几文钱的事,也值得乔家众女人高兴了。

  老太太一高兴,就家里每个女人买了一对。

  包括在家养胎的乔三婶,也让老二媳妇儿帮着挑了一对。

  乔雅心里暗暗的佩服,这个老太太,明明还在生三儿媳的气。

  却在此刻还能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可见是多么的大度。

  乔雅见众人都挑好了头在,老太太已经付钱了。

  于是从小贩的摊子上,拿了一个样式古朴的银簪。

  “奶奶众人都挑了,你怎么能没有呢?这个簪子很配奶奶。”

  说着将簪子,递给了乔奶奶。

  “哎呦!我的乖孙女,还想着我这个老太婆呢!不像这群没良心的,就只顾自己。”

  高兴的夸着孙女的同时,有嗲怪的瞪了身旁的女儿媳妇们一眼。

  几人也不生气,同样起哄着乔老太太带上孙女给她挑的簪子。

  “是是是,小雅最乖!娘,你带上看看。”

  大伯娘小刘氏,直接从老太太手里抽出簪子,帮她插在头上。

  “好看……”

  “好看……”

  其她几人跟着一起凑趣。

  “好,既然是我孙女的一份心意,老婆子我也就丑美一回。”

  “一点都不丑,奶奶最美。”

  乔雅,发挥她嗲死人的撒娇方式。

  抱着老太太的胳膊一阵撒娇。

  “哈哈哈……”

  “哈哈……我的乖囡囡哦!”

  乔老太太也不再娇情,又付了小贩买簪子二十文钱。

  当然,小贩又是一箩筐的好话。

  逗的小老太太和众人高兴的离开。

  乔老爷子和儿子,孙子们去了粮店。

  准备买点回家路上吃的粮食。

  一走进粮店,就看到各种敞开的粮袋上面插了标价。

  “高梁十文一斤、高粱面十八文一斤、小麦二十文一斤、小麦粗面三十文一斤、小麦细面六十文一斤……”

  “京城粮价都涨这么高了呀!”

  乔老爷子和儿孙们感叹道。

  “是呀!看来北地三年大旱,对粮价影响不小啊!”

  要知道,原来高梁最多六文一斤,小麦精粉才二十文一斤。

  就这样,普通的庄户人家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

  乔老爷子在北地生活了三十几年。乔长河等人更是土生土长的北地人。

  开口说话都是贯用的北地腔调。

  粮店的掌柜的一听,就笑着招呼:

  “听大叔的口音,你们应该是从北地过来的吧?”

  “不错,掌柜的好耳力。”

  “大叔你们从北地过来的,应该都明白现在北地的粮价疯长。

  而我们京城能有这个价格,还是上面官府管控的严呢?”

  掌柜的笑着解释一翻。

  “嗯!你说的也是事实。”

  乔老爷子又笑着和掌柜的寒暄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