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谈论

  苏云芷有些吓得脸色发白,苏七却还能平静地望着他,问:“这是第几起了?”

  苏子涣沉了口气:“四起,第一起是六月底在南坊,接下来两起都是在天安坊,在七月初四那日前后,我与云芷回来的前一天,眼下是在东坊,方才接到的报案。”

  “只能向你们透露这么多,由于性质过于恶劣现在有刑部压着,外界人知道的少。好了,你们俩没事就回房待着,我该去大理寺了。”

  大理寺有关判死刑与流放的案子都会交由刑部查办,这案子还有刑部的事?看来确实挺恶劣的。

  他走后,苏云芷先是深吸几口气缓解惊吓,继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四名少女就这样惨死,这凶手未免太残忍了,该不会是心里头有什么病,曾经吃过女子带来的亏,因此就格外仇视女子吧?”

  可这又关别的姑娘什么事?真是变态!

  苏七不置可否,都杀了四名无辜的姑娘了,可不就是有病吗?

  苏云芷叹气,“当今世道居然还有这样的恶魔存世,真是骇人听闻。”

  谁说不是呢!

  ……

  苏七前脚回了揽月居,张骏后脚就回来和她说兰芝死了的事。

  苏七听后愣了片刻,这苏云欢行事也太快了些,今晨兰芝才被京兆府放了出来,下晌就听到她的噩耗。

  只怕自己是小瞧了自家嫡姐这份心狠手辣。

  张骏派去的人都是护城司的人,手上的人都办过案子,司里也有仵作供职,这一次他早叫了仵作跟着去,验过了尸首,是砒霜中毒。

  这样一来就好查了,砒霜乃是重毒,锦阳城里对于这类药物管控十分仔细,规定每个铺子进货数不能超过一斤,如果是因此而亡——苏七立即唤来月澜,让派人去锦阳药铺里头问有无苏尚书府的人来买过砒霜。

  同时让吟霜去尚书府知会一句苏绾颜,让她借故查查府里可有从药房里今日可有出过砒霜。砒霜是毒物,也是药物,锦阳城里的一些大户人家的药房里总会存着些这个。

  苏云欢从府里药房拿药的几率不大,但也难说。

  总之若握着这条证据链,就是苏云欢要借兰芝一死兴风作浪,她也是不怕的。

  等张骏与月澜一同出去后,苏七想起来今日萧谨尘说的话。张骏在护城司供职,如今做到了捕头,过几年被他爹爹扔去军营里历练一番,搞得不好也能有个经历当当。

  她总让他帮忙,实在说不过去,于是想起了招募一个有些身手的人,有事帮她做事,没事就算带在身边也能保她安全。

  她的轻功还好,功夫实在就难以启齿了。

  要找会武功的侍卫自然不能随便去南坊提人,但她确实没有人选。首先她想到让苏子涣帮这个忙,最近大理寺事情太多,只怕他也没时间找人。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要去找一趟萧谨尘,毕竟自己和他还有合作上的交情,一来二去帮了她有几个忙了,不缺这一个。

  日暮时分,斜阳淡照。前头派了人过来传饭,苏七就拾掇了自己要往念清园去,恰好碰上月澜带着吟霜回来。

  三人在揽月居门口碰见。

  月澜二人见了礼,苏七就问:“查到了么?”

  月澜道:“查到了,就在城东的扶生堂,掌柜的说今日是有人来买砒霜,来的是一个婆子,丹凤眼、小山眉,眉头有颗痣。”

  眉头有颗痣?

  苏七望向她,“葛妈妈眉头有没有痣?”

  月澜摇头,“奴婢小时候曾被大姑娘身边的王妈妈训过,记得她眉头就有颗痣。这位妈妈平时话不多,端的凌厉狠绝,很得大太太和大姑娘的器重。”

  王妈妈也是苏云欢的乳母,自然就更加看重了。

  这样的事情也合该让一个自己相信的人去做。

  苏七凝神一想,嘱咐她,“先去醉吟阁将这些事情和诵晴说了,让她派人去取证。若日后苏云欢在此事上做文章,就让诵晴用这些证据摘开醉吟阁,若她没有做,那就先等着,敌不动,我不动!”

  自从出了前几日那档子事,诵晴就在后院辟出三间房来,让阿许与春胜夜间宿在那里,自己若有事也能在那里歇一晚。

  今日得苏七之命查这事儿,只怕今夜她与月溪是回不来了。

  但还是要灶间方嬷嬷给她们俩留了饭,自己则带着吟雪去正院念清园用晚膳。

  苏子涣在大理寺忙到了饭后,不忍让下人们忙活,自己就去苏云芷院子里蹭了顿妹妹的宵夜,也叫了苏七一同去。

  照例是要有酒有肉有鸡爪的。

  但看起来苏子涣没什么胃口,一碗面吃到月上树梢,最后实在坨得不成样,他叹气,招丫头上来撤了碗箸。

  苏七鸡爪子正啃的香,忽听他沉吟,“你们说,若是极不规律的几个案子有同样的作案手法,这有没有可能不是同一人做的?”

  这是在问两个妹妹关于案子的意见了。

  看来确实是遇到了棘手的案子。

  以前苏三爷在家他还能去讨教自己的父亲,现下就只有问她两人的份了。

  但她们就知道发生了命案,发生了四起,遇害的都是女子,就这些凑一起任是她们聪明才智可堪天下第一也实在是没有任何的想法啊!

  两人自然摇头。

  苏子涣就和她们解释起这个案子的细微处。

  “作案手法都是以宣纸敷面,沾上点水就能让人生不如死了,诏狱里头这法子早已不是秘密。且每位受害的姑娘死后身旁总摆着一株白残花,这花是山间野花,城北三里坡可谓是一丛丛,这花难不成有什么寓意?

  能买宣纸用的人定然不是什么穷的叮当响的,但既然家境殷实,凶手就算赠花,为何不是赠稍微配得上身份的,而要送人人得以采之的白残花?

  再有就是此四案受害者并不相识,甚至身份不一,南坊那一个家中贫寒,其父要将她卖去大户人家做小娘。天安坊中有二,其一家里做小本买卖,经营着一个绸缎坊。其二则是家里卖豆腐的姑娘,父慈母爱的,日子不会差。

  现如今东坊这个算是家境殷实了,身边都有一个丫头跟着,却不想晚间还是让凶手得了逞,小丫头直接就给迷晕了过去,愣是半点动静没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