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及笄

  苏七让诵晴去送苏子潇两人出去。日后岑安跟在苏子潇身旁,诵晴见这个弟弟的次数将会很少,也该好好道别的。

  她透过窗棂向外看去,院子里阳光明媚,天色湛蓝,万里无云。

  其实夏日里终归晴天为多,但听方嬷嬷说,父亲与小娘逝世那夜,锦阳城里电闪雷鸣,磅礴大雨顷刻间淹了城郊的一处天家庄园。

  那年的七夕也过得一塌糊涂。

  这要放在戏文里,可定会说她是祸国殃民之女,生来就能危害国家社稷。

  苏七就这样望着外面出神,神情渐渐恍惚了起来。她心里很想去祭拜父亲与小娘,可苏家的人从不让她去,据说这是祖家耆老做出的决定,就连三叔都只能遵行。

  真是可笑……那是她的生父生母。

  眼角就这么悄然滑落一滴泪水,滴到高几上,发出及轻的一声。她再忍不住,压着声音哭了起来。

  诵晴回来就见到苏七低声痛哭的模样,吓得险些没站稳。月澜忙向她做了噤声的动作,拉着她出去,又轻轻掩上房门,连大气都不敢松一口。

  月澜将她拉到后面的后罩房里才松开手,也不易觉察的叹了口气。

  诵晴不免有些担心,她觉得苏七性子是有些寡淡的,沉稳大气,如果不是真的伤心了,她也不会哭,再看月澜轻手轻脚的模样她也能猜出原因来,但她不会多问。

  主子怎么了,她身为一介奴仆哪里有问话的余地。这个道理从入将军府后她就记在了心间。

  月澜看着她波澜无惊的脸庞,温声说:“随后做碗面给姑娘送去吧,她在念清园也没吃多少东西。”

  诵晴轻声应下,再无别的举措,静静地立在原地。月澜此时才明白为什么苏七说诵晴是可堪大用之人,只是这样好的一个姑娘却也曾流落南坊街头,她过去时诵晴正在教岑安写字,用柳条枝沾炭块水写在地上,点横撇捺清晰明了。

  月溪说她就算不是满腹才情,也该规矩懂礼,眼界是差不了的。

  如今一看,诵晴还真是差不了。

  三日之后,七夕节至,正是苏七的及笄礼。

  苏七坐在梳妆桌前,由苏云芷亲自过来给她上妆梳头,月澜、月溪和诵晴都在一旁静候着。

  铜镜中的苏七眉如远黛、目似秋水,月季花般娇艳惹人怜爱,眉头却打了个结出来。今日是她的及笄礼,但她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

  时光不待人,竟已经过了十五年。

  盛夏蝉鸣逐渐变得慵懒,她静坐听着院子里的夏意,思绪飘出千万里远。

  苏云芷看着出神的她,轻叹了口气,温和道:“好了我的傻妹妹,可别想多了,今日是你的及笄礼,是女子一生之中的大日子,开心些。”

  她虽然无法感同身受,但看苏七黯然失色的样子,她于心不忍。

  月澜也在一旁劝道:“……大爷与小娘也愿意看到姑娘开心的样子才是,大好的日子里,姑娘可要欢欢喜喜的。”

  是啊,父亲与小娘是希望她能安乐一世才对。

  苏七淡淡笑着,点了点头。生为人子,她既然无法在生父生母跟前尽半点孝意,那至少她要好好活在这个世上,顺遂一生。

  念清园里已准备妥当,吉时将至,杭氏派芸清过来请她过去。

  祖家未派人过来观礼,苏家大太太李氏与大姑娘也并未过来。所以此时念清园里只有二爷苏振勇、二太太徐氏、三太太杭氏以及苏子涣等姊妹兄弟,还有萧诺初等外府过来观礼的太太姑娘。

  苏七到时,顾离桑也正好出现,两人相视一笑。

  吉时至,苏振勇开礼,易老夫人身着正一品诰命服饰,由苏绾颜扶着走出来。有司端来放着檀木簪与卿云拥福簪的漆盘,易老夫人替她绾发、插簪,动作十分温柔小心,如同面对一件世间至宝。

  她确实是一位有福气的太太,丈夫得先帝重用,配享太庙,儿子更是立有战功,得封一等爵位容国公,子孙满堂孝顺乖觉,她是锦阳人人羡慕的易老夫人。想请她做正宾的人数不胜数,但她一向都是婉拒,除却苏七。

  第一次听说苏家七姑娘的名字,是在别人的闲话之中,那时的苏七颇受人微词,各种难以入耳的话伴随着这个才几岁的小姑娘。

  老夫人却从来不觉得苏七有错,这些本来也不该归罪于一个小姑娘。

  这个孩子太苦了,若能真的从她这里分去点福分,倒不失为一件功德事。

  三加三拜,杭氏代为示训词,而后礼成,杭氏为之取字,唤做允歌——苏允歌。

  其父苏振宁、母林歌浔,此名何意,其义自见。

  诸位观礼之人纷纷向苏七贺喜,她一一道谢后。杭氏笑着招呼众人:“谢过诸位来临,后面已备了三两桌席面,且都去用些东西。”

  苏云芷也随自己母亲一起去招待观礼席,留下苏绾颜陪着苏七。

  众人走后,顾离桑却向着苏七走了过来,姐妹二人忙见礼,苏七笑道:“……顾世子怎么不随着宾客一起去吃席面?”

  顾离桑看着盛装加身的她,也淡淡笑了笑,“阿七……日后该叫你允歌姑娘了。本来为你打了一支镶碧石梅花金簪,可府里工匠动作太慢,到现在也没有做好。贺礼就先欠着。”

  “多谢世子殿下。”苏七道。

  顾离桑又说:“你前几日托我做的事情,我已经为你办好了。”

  苏七抬头微怔,片刻后才明白过来他说的是肃安伯爷一事,虽然是让二哥和他提的,但顾离桑终归是帮她第二次了。

  “这事儿也要多谢世子殿下。”她颔首。

  “你就不问问我这事的进展?也不好奇梁桐究竟是怎么和他兄长说的?”顾离桑向她挑眉。

  她却只笑着摇摇头,淡淡道:“不好奇,我只要知道肃安伯府最后的决定就好。”

  “倒也是,”顾离桑点点头,看向苏绾颜,问:“这位就是苏五姑娘吧?可真是一位出水芙蓉般的妙人。”

  苏绾颜做福礼,笑道:“世子殿下过誉了。”

  也是进退有度,规矩温顺。也难怪宣慕俞会看得上。

  “你们姐妹多说说话吧,我先吃席面去了。”他有看了苏绾颜一眼,终于摇着折扇往宴席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