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若水解惑

  早朝时分,众大臣早已上朝等候。各大臣议论纷纷,今年灾害频发。大凌河一代遭遇干旱,一年来滴雨未下,百姓颗粒无收,生活苦不堪言。唉。

  忽听一阵喊声:“燕王驾到。”一股肃杀威严之气袭来。众大臣纷纷停止议论俯身叩拜。燕王拖着病怏怏的身体来到朝殿,坐定后严肃的道:“本王应龙体欠恙多日未朝。深感歉意。朝中大事,一并交由太子处理。望太子礼贤下士,各大臣忠心辅佐,天佑我大燕与天齐福。”

  各大臣听罢皆拱手作揖:“大王洪福齐天,太子谦恭有礼,实乃天佑我大燕。”

  燕王听罢意味深长的看着太子而后道:“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堂下鸦雀无声。这时太傅鞠武走出跪下行礼:“臣有事启奏。”

  燕王道:“何事启奏?”太傅道:“回大王,今年灾害频发,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尤其以大凌河一代为最,遭遇干旱,大地皲裂,颗粒无收,处处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燕王大惊失色:“竟有此事?为何本王未听有人上奏。”

  这时田光田相国上前跪拜道:“大王息怒,如今燕国各地遭遇灾害,百姓苦不堪言有的百姓甚至举家逃出燕境,去往邻国,这就导致我国的劳动力锐减,年老体弱者居多,还有些百姓离开本地来到蓟城,现在蓟城人满为患,偷盗现象普遍。一些奸商乘机提高米价。百姓食不果腹。大王照这样下去,燕国危矣。”

  燕王皱眉:“大凌河一代的县令呢?守地出现此危机如何知情不报?”

  这时一个大臣道:“大王明鉴,大凌河县令已经连上三本,可是却无人问津。”

  太子此时慌张不已,连忙跪下叩首:“父王,都是儿臣的不是。儿臣这几日只顾料理自己的心情,无心顾及国事,未料••••••。”

  不待太子说完,燕王便震怒:“大胆,本王将国事交付与你,你却罔顾百姓以及为父期许,整天沉浸在歌舞中醉生梦死,要我如何将王位安心交付与你?”

  太子连忙叩首:“父王息怒。”

  太子傅赶紧跪求:“大王,太子年幼,犯错在所难免。不如大王饶恕太子,让太子将功抵过。大王三思呀!”

  众大臣连忙跪下:“大王三思。”

  燕王见众大臣都为太子求饶,又想到自己年老体衰,膝下仅有太子一子无奈道:“念在太子年幼,本王暂且饶恕你,这样本王给你时间,你证明自己确实有帝王之才。现下出了这么多事,本王给你一天的时间考虑,明天早朝问你对策。如若你无计可施,休怪本王无情。退朝。”说完甩袖愤而离去。

  太子擦着汗珠离去。闷闷不乐。自己一心想着报仇,可现如今国家破败,百废待兴,又拿什么去攻打秦国?他褪去华服走到御花园。

  若水正在修建花草,见丹栀皱着眉走来。她放下手中的活迎上去问道:“丹栀遇到什么事了,怎么愁眉不展?”

  丹栀苦笑一番:“无事,只是觉得自己太蠢了。”

  若水拉他坐下道:“有什么事可以和我说,也许我可以帮你出主意呢。”

  丹栀看了看若水摇头:“算了吧!”

  若水撇嘴:“怎么,不信吗?天又没塌下来,有什么坎过不去?”

  丹栀努力笑了笑道:“也罢。和你说说又无妨。我只是发现自己一直以来被仇恨蒙蔽双眼,一直以为自己是个不幸的人,并且也把情绪带到生活中,没有顾忌周边的人,周边的人正在遭遇苦难,而我却轰然不知。”说罢,又不禁自责起来。

  若水坚定的道:“原来是这件事。既然你发现自己已经做错了,何不努力去改正。整天怨天尤人,事情也得不到解决。”

  丹栀道:“说的轻巧,可是怎么解决?”

  若水继续说道:“苦心人天不负。只要你想解决,肯去找,就一定会有办法的。天无绝人之路不是吗?你看,我听入宫早的人说过那棵树以前被一小太监无意砍伐,树枝伤痕累累。众人都道恐怕这棵树是活不久了。果然来年开春,树枝上树叶凋零,可是如今呢?它战胜了自己,现在枝繁叶茂。人生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我们要学会笑着面对。保持嘴角永不逝去的微笑。”

  丹栀听罢:“好一个永不逝去的微笑。听姑娘一言,我受益许多。真乃醍醐灌顶。多谢若水姑娘。我告辞了。”

  说完转身离去。若水疑惑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一定是在感谢我,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