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寒梅(一)

  郑国的女子可同男子一起参加科举,可以入朝为官,可以披上盔甲驰骋疆场。

  而在效仿郑国治国策略的大楚,却始终不许女子入朝为官,即使女子又再出众的文采,也只能得个“第一才女”的美称,方便婚嫁罢了。

  “怎么突然不说话了,我陪你去找你的夏小姐怎么样,我想有我在旁边的话,你能有所实质性的行动。”

  南漓背着手绕着梅泠转一圈。

  她这次作为郑国的使臣,在大楚停留的时间,不可能像上次一样久,整天闷在将军府怪没意思的,她想多出去走走玩玩。如果能帮梅泠做点什么事,就更好了。

  “那我们去找她。”

  梅泠回答,望见南漓上扬的嘴角,她皱起眉头,开口辩解道:“我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你也不要给我多生事端,大楚想要迎接郑国使臣的官员多了去了,也不差我爹这一个。”

  “好啦好啦,我是那样没有分寸的人吗?没有你的指使,绝对不敢随意乱说什么。”

  南漓拍了拍胸口,看着梅泠的丫鬟,笑道:“备马车。”

  丫鬟馨儿看向梅泠,见主子点头,才去吩咐门口负责传话通报的小丫鬟。

  郑国和大楚的马车几乎一模一样,不仅仅是这,连街上的设施都和郑国没有太大差别,各种政策也都效仿,可以说大楚是郑国的不成熟缩小版了。

  下了马车,梅泠在南漓身侧并排走着,夏府门口的家丁,见是梅泠也没有阻拦,没有问话,直接放她走了进去。

  “梅姐姐来了。”

  还没到夏眠院子,她就急匆匆出来迎接,手上还有未干的墨迹,梅泠贴心的应了声,取了帕子替她拭去。

  “怎么这样不小心?”

  梅泠轻笑,伸手刮了一下夏眠鼻尖。

  “这不是赶着出来迎接姐姐嘛。”夏眠向身后房间忘了一眼,而后脸上绽开笑容,看向南漓问道:“这位可是郑国的南漓郡主了?”

  见南漓点头,夏眠正要行礼,却被拉住。

  “都是梅泠的朋友,不必如此拘束,既然我今天来了这,夏小姐就不用在意什么郡主的身份。”

  南漓向来是不在意身份尊卑这些东西的,在郑国也讨厌一言不合各种扑面而来的繁琐礼数,也十分厌恶拿着身份阶层压人。

  “夏眠知道了,郡主和梅姐姐快进来坐吧,外面日头大。”

  夏眠率先走进房间,看见不小心掉落在地下的话本,心中暗暗懊恼,忙用脚踢到了桌子底下。

  “什么东西刚刚?”

  南漓刚进屋,看见地上一闪而过的东西,向夏眠问道。

  对方的神色有些不自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郡主不用在意。”

  夏眠是很少会隐藏不住自己心思的,梅泠看着她这幅神情,不免有些好奇,“你在忙什么事情吗?”

  “没有,我差人去吧槐则叫过来,我们聚在一起不带她,她又要闹了,一时半会还哄不好。”

  夏眠说的槐则是姜槐则,这姑娘南漓也知道,在前几日迎接他们郑国使臣的宴会上,闺女们按照规矩献艺,姜小姐画了一幅山水画,花了很多时间,最后才只完成了三分之一。

  南漓不会鉴赏画作,但那会,她身旁坐着整个郑国公认年轻一辈最擅长山水画的虞小姐,听到她的夸赞声,南漓也认可了姜槐则的画技。

  “姜小姐,我也早就想见一面了,她的画技十分了得。”

  南漓开口说道,夏眠原本说那话也是征求她的意见。

  南漓郡主倒是比想象中的好相处。

  夏眠余光观察着南漓和梅泠之间的相处氛围,这两人的交情看上去也不浅,看上去像是认识多年的好友。

  “夏小姐可擅长书画?”

  南漓见夏眠书桌上堆放了很多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不少字,她抛出一个话题,顺手拿了桌上的小甜点吃着。

  “学了点皮毛,比起槐则和梅姐姐,可是差得远了。”

  夏眠说着站起身来,收拾着桌上的散落的纸张。

  “写了这么多,是在练字吗?”

  梅泠也走过去,随意拿了一张纸,还没看第一个字,就被夏眠抢了过去。

  “是呀,你不是前些天还说我的字难看?”

  仿佛刚才无礼的举动不是自己所为,夏眠脸上挂着笑,把写着字的纸一股脑全都塞进柜子里,向一旁的婢女铃音伸出手。

  铃音一怔,从袖间拿出一枚小巧钥匙递了过去。

  “还要上锁?上面写了什么,你这么宝贝?”

  梅泠见此更加好奇了,视线落在书桌上,试图找出一点蛛丝马迹。

  “记录了平常生活的感想罢了。”

  夏眠自然而然执起梅泠的手,又把她拉到了椅子上坐下。

  能够感受到夏眠微微湿润的手心,梅泠心里微软,脸上带了笑意,也懒得去管柜子里到底装着些什么东西了,心满意足的坐下来。

  南漓被她这没出息的样子弄得没了脾气。

  “前段时间,我们郑国有两位贵女举行了婚礼,难得得到了双方父母的支持,还都是朝中的青年才俊。”

  南漓装作不经意开口道,瞥见夏眠和梅泠的尴尬神色,她脸上笑意更浓。

  “盛大的婚礼场面,一点也不比女子和男子的差。说来,大楚忌讳同性之间的……事情吗?”

  梅泠没有回答,夏眠红着脸说道:“也没有明确说禁止,接受的人倒是挺多的,民间书店里,讲述女子和女子,男子和男子之间故事的话本,卖的很好。”

  南漓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夏小姐怎么知道话本卖得好?是自己有在进行创作还是喜欢这类书籍。”

  一下子被说道心事,夏眠好像早有预料,脸上是恰到好处合乎礼仪的笑容,“我是听铃音说的,她啊,就喜欢看那些东西,也尝试要推荐给我,但我对所有的话本都不感兴趣。”

  一旁铃音干笑着,主子都这样说了,她这个护卫兼婢女,只能老老实实把这件事给担了。

  “槐则快要来了,我去门口迎一下她,你们先坐着聊。”

  夏眠带着铃音转身离去。

  她的身影看不见之后,梅泠拍了下南漓的胳膊。

  “你乱说什么话?大楚有没有同性之间的婚姻你会不知道?”

  这一巴掌拍的极重,南漓揉着胳膊,笑道:“我这不就是找个话题,顺带试探一下夏小姐嘛,你看你这样,像是要把我吃了。”

  南漓站起身来,绕着房间四下转转。

  “主人不在,你这样是不礼貌的。”

  “这有什么,不就不想知道夏小姐为什么这么慌?还要当着我们的面把东西锁起来?”

  蹲下身去看着桌子底下,南漓从里面摸出来一本小书。

  “《我和我的闺中好友不能不说的二三事》,作者,夏夏。”

  南漓大声念出书封面上的字眼,“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一位京城贵女所著,情节皆取材于生活,讲述女子间纯真爱情故事。”

  轻笑出声,南漓把书又扔了回去,“好好的书,我看见这封面上的字,就没有翻开阅读的兴趣了。”

  梅泠坐立不安,“那是夏眠写的?”

  笔名是夏夏,显而易见摆放在眼前的事实。

  “你说呢?”南漓笑着回答,从头上拔下一枚细小的发簪,另一只手摆弄着柜子上的锁头,“这些大概就是手稿吧?你刚才又看到字吗?”

  思忖片刻,南漓还是觉得撬锁实在是有些过分了,收回了簪子,向梅泠问道。

  “我没有看见,你快坐回来,她们来了。”

  南漓闻言,忙坐了下来,想要捻起一枚甜点细细品尝,发现盘中已经空了,显然是全都落到了梅泠的肚子里。

  “真是的,你天天能吃到的东西,我在郑国可不一定能找的上。”

  不满意的撇撇嘴,南漓最佩服楚京的地方有三处,第一,就是擅长模仿的同时又兼具创新,学习郑国的治国之道,加以改良,变成最适合自己国家的政策。第二点,就是与大国凤翔,江宁,郑国都离得近,相比之效领土狭小的大楚,在面临少数民族侵略的同时,还能稳住和大国之间的关系。第三点,就是美食了。

  虽然京都是大楚最为繁华的城市,但美食却说不上是最好的,而南漓却觉得,比起郑国大部分的食物,要好得多。

  也有可嫩是她改善了改善才有的新鲜感错觉。

  毕竟到凤翔去,也觉得她们那的饭菜比郑国的美味。

  “我还能缺你的点心不成?回了梅府,你想吃什么,想吃多少都行。”

  梅泠把空盘子推到一边,看着南漓的模样不免觉得好笑,“郑国相当于四五个大楚了,你把这些东西没有吃过?”

  “还真没有。”

  南漓回答的理直气壮。

  “所以就来大楚一直吃点心,可真是丢了郑国的人呀。”

  毫不留情的开口讥讽,夏眠领着姜槐则也进了屋,梅泠忙介绍道:“这位是郑国的南漓郡主。”

  嘴里“不必行礼”的话已经酝酿在口中,但姜槐则没有丝毫行礼的意思,南漓只能把话咽了回去,问道:“可是在宴会上画青绿江山图的姜小姐?”

  姜槐则眼睛一亮,惊喜道:“我没画完,郡主居然都认了出来,可真厉害。”

  山水画大多都大同小异,南漓是凭着不完整的画像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之所以知道姜槐则画的是青绿江山图,是听身旁的虞小姐说来的。

  “是姜小姐画技好,我才能辨认出来,与我同行有一位虞姓小姐,是我们郑国山水画上的高手,她十分渴望能和小姐见一面,探讨一二。”

  虞千纪在宴会时,说的话里的确有这个意思,南漓也不算是胡说,做个顺水人情引荐二人相见,也是一件美事。

  “是虞千纪,虞小姐吧,她的画技在山水画的圈子里,可是数一数二的,我只能说是请教,还没资格与她探讨。”

  姜槐则眼睛亮晶晶的,话说的十分谦虚。

  诚然,虞千纪年岁本就比她大七八岁,还是郑国的官员,游历过许多地方,和见过的山水自然数不胜数,眼之所见,才能更好的印在纸上。

  而姜槐则这样的楚京贵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见过什么大气恢弘的山脉流水?

  只能从前人的诗歌,“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会一二这类壮阔美景。

  光是这一点,姜槐则就落下虞千纪很多条街了。

  “不久,我们就要动身回郑国了,如果姜小姐愿意的话,不如现在就随我进宫?”

  郑国的使臣,都住在皇宫内修建的行宫之中。

  姜槐则一口应道:“如果不麻烦的话,我倒是都可以。”

  “那正好,梅泠和夏小姐也能聊聊她们都感兴趣的东西。刚才在夏小姐屋子里看到了一本讲述女子间情谊的话本,梅泠的屋子里也有好几本,她一直追着看呢。如果是那本书的话,你们应该能聊很长时间。”

  夏眠不安的目光扫过书桌底下,又看向梅泠。

  脸上笑容渐渐凝固,梅泠干笑两声,只能点了点头应下来。

  知道南漓是有意为之,一片好心,虽然很尴尬,但是梅泠心中还是有几分窃喜的。

  她们三人一个圈子,很少有机会能两人独处。

  “是什么话本,我也想看看。”

  姜槐则见她们三人说到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忙开口问道。

  “就是闲书罢了。”南漓半拉着姜槐则走出房间,“对了,姜小姐可曾看过游记,如果没机会亲自游览大好河山的话,通过游记上的文字,也可以体会一二山川河流的美景。”

  “游记?”

  姜槐则摇了摇头,“我看过一些,都写的很空旷,很一般,楚京的书店里,暂时还没有很多这些方面的书籍。”

  面露惋惜之色,南漓说道:“以后兴许就会有的,姜小姐多多注意注意。”

  “郡主刚才,和梅姐姐夏姐姐说的话本是什么?”

  显然比起游记,姜槐则还是更在意这个。

  “是夏小姐写的话本。”